扩大本科招生需要“精准灌溉”和职教融合。专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记者注意到,“十五五”规划建议全文提及“教育”共28次,并提到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秀品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优秀职业院校”。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的提升和壮大?如何平衡拓展和本科工作?职业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做得怎么样?就此话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扩大本科招生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灌溉”。中国教育科学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吴妮指出,高等教育提质扩容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以“适岗”为主的结构优化。 “‘十五五’规划建议的相关部署是一个系统组合,目的是通过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推动质量工作,实现产能扩张和工作平衡。主要是建立动态的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响应机制。”吴妮表示,要根据供需适应动态调整资源布局,按照国家重点区域功能战略优化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同时,深化产教融合,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促进教育与科技人才共同发展。中国教育科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建平表示,在我国从“教育强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教育强国发展的引领者就是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和“扩能”协调发展,办好人民幸福教育是一体两翼,必须坚持两轮驱动。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是高等教育领域“提质扩能”战略最具体、最根本的体现,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广泛的人群。罗建平表示,当前,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众所周知的背景下,平衡好高等教育扩容和就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系统布局、精准施策。平衡的关键在于“协作”和“准确性”。高等教育和本科扩招要遵循“需求导向”,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灌溉”。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精准匹配产业升级需求,引导更多优秀学生投向最能提升国家竞争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领域。高职院校发展要认清自身特点,不能盲目模仿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23年6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有职业院校1万多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蕴藏着巨大的人才红利。” “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调整专业设置机制,适应行业动态。通过共建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产业融合基地,发挥教学的力量,并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解决高难度技能培养的瓶颈,使职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当前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依然旺盛,高校扩招可能成为短期内的主要趋势,而高职院校可能会更加类似。这对学生的工作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