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巾品牌Freepoint的母公司至今仍未走出“翻新卫生巾”的阴霾。 11月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重庆百亚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同期营业收入8.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3%,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89%至5652.67万元。在三季报发布后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百亚表示,受舆论和平台战略策略影响,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电商渠道营业收入均出现下滑。 “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重点投资骨干企业,积极调整策略,电商渠道运营绩效逐步提升第三季度线上渠道收入下降11.4%,受舆论影响持续“遇冷”。百雅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个人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2020年9月,百雅股份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拥有卫生巾品牌“好至”、成人失禁品牌“丹宁”,均定位中高端,上市后,百雅整体业绩“可圈可点”,营业收入从2020年的12.51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32.54亿元;营收从1.83亿元增加到2.88亿元,仅出现短期下滑。 2022年,官网信息显示,在产品质量和创新方面,公司品牌“自由”将跻身行业前三名。2024年国内卫生巾市场份额。得益于公司加大对电商渠道和新兴渠道的投入,2024年百雅线上渠道将实现1.52左右,同比增长103.8%。然而,随后发生的“翻新卫生巾”事件却打乱了这一增长势头。今年央视3月15日晚会曝光了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西西纸制品有限公司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的乱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百雅公司旗下的freepoint卫生巾和好至婴儿纸尿裤的材质有缺陷,被涉案不法公司修复后进行“二次销售”。尽管百亚迅速进行自查并发布声明,但相关舆论持续发酵,导致公司线上渠道“遇冷”。白亚第三季的图片/截图。今年前三季度,百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26.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净利润约2.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3%。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33%,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89%至5652.67万元。 从渠道来看,公司以经销商、KA(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和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 “受短期舆论和平台策略调整影响,线上渠道营业收入和营业收入均出现下滑。”百亚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实现同期营业收入9.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2%。其中,第三季度线上渠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4%至3.41亿元。该什埃尔新闻记者发现,白雅有限公司“翻新卫生巾”事件的影响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经显现出来。电商渠道收入同比下降9.44%至5.92亿元。 “前三季度销售成本增长15.7%,研发费用率不足2%。相比线上渠道不断承压,百亚线下实现了快速扩张,符合既定的发展战略。”百亚指出,核心区域以外的省份发展迅速,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13.4%。接下来,百亚计划加大对“即时零售”的关注。“公司将即时零售视为非常重要的新兴渠道,并持续投入额外资源。预计未来几年该渠道权重将持续增加,有潜力成为新渠道为行业带来红利。 “从品牌角度来看,Freepoint一直是百亚的支柱营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Freepoint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至25.07亿元,占收入的95.58%,同比增长35.5%。”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消费群体同比达到3.64亿元,超过百亚三季报净利润的03%。尽管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优化和丰富产品线,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季报中,百亚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品牌和渠道上保持一定的投入”。事实上,流量可以买到短期的销售增长,但很难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于百亚股份来说,如何改变“重销售、轻研发的格局”,排除舆论影响,回归线上增长渠道的问题还有待解决。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李峥编辑杨娟娟穆翔证明